菜饼子的种类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实心菜饼子,如我们所熟知的槐花饼子,海菜饼子,就是把主辅料混合在一起制作出来的,做法是可蒸可烀。另一种则是把辅料作为馅料,包裹在主料做成的面皮中,只能采用烀的做法。
我们做介绍的就是第二种菜饼子!长海县海鲜菜饼子的食材选料,则是根据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的原材料,其中馅料则多以小白菜,各种山野菜,萝卜,萝卜缨,酸菜以及海里的各种海菜等为主;配料则是以贝类为主,如蚬子肉,鱼干肉,海蛎子,扇贝肉等;并添加肉丁、肥肉炸,粉条等。“花有千姿各不同,技有百家竞先后”长海县的海鲜菜饼子尽管老长海人人人都会包,但是每家的手法不同,技巧不同,所以做出来的味道则是完全不同。浸淫长海海岛多年,可谓是尝遍了各个海岛的菜饼子,从味道,口感到色泽形状,可谓是风格迥异,各有千秋。自年在长海县瓜皮岛的一个渔家中第一次品尝到海鲜菜饼子后,就被它独特的美味所吸引,于是在以后的时间中,大凡去海岛以及每个渔家度假村做客时,如果有机会的话都要品尝一下这道特色美食。
但时隔八年,在年的7月,来到哈仙岛立峰客舍后,品尝了由客舍的小主人丛立峰的妈妈亲手制作的海鲜菜饼子后,再次被海鲜菜饼子的美味所折服。
哈仙岛立峰客舍的菜饼子可以说是长海渔家美食一绝,也是众多海鲜菜饼中的代表之作,从选料到制作以及到最后的成品,完全是教科书式的细致与用心!立峰海鲜菜饼子的用料:玉米面、油麦菜(自家菜地种的)、扇贝肉(自家海域养殖的)
从食材的选材上就能看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用油麦菜做为主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仅新鲜度这一项就是城市里的饭店不可比的,挂着露水,带着泥土,翠绿鲜嫩的油麦菜刚刚还在地里挺拔着,几分钟后就洗净烫焯剁碎,毋容置疑,这样的快节奏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菜鲜与营养。扇贝则是刚刚从海里捞上来的,带着原汁剔出扇贝肉,稍微轻剁几刀后,就直接与油麦菜和到一起,扇贝肉入菜后,扇贝边还在轻轻地蠕动,新鲜程度可见一斑,这两点而言,就占据了天时地利。
用来包馅的面皮,采用最新鲜的玉米面与白面经过一定的比例柔和而成。
馅料的调拌与包制的手法颇有讲究,面挤子大小也有要求,这直接决定了擀出的面皮厚薄与形状是否达到标准。
烀饼子的大铁锅,从颜色上判断估计年代已经很久,可谓为是饱经人间烟火,历经岁月淬炼,这种厚重,也保证了海鲜菜饼子的品质。
菜饼子,自古就难入王侯将相的宴席之上,在华夏菜系中一直都是被边缘化,虽说身份卑微,但它对火候的要求可谓刁钻。据说,再高级的厨师,能将山珍海味料理的出神入化,但在制作菜饼子前都甘拜下风。菜饼子的制作技法讲究的是"烀蒸"结合,技法简单但绝对需要经验。火候过猛则容易出现底糊馅生的情况,火候过轻,则成熟时间长,口感与味道大打折扣。紧贴着铁锅的一面利用铁锅的高温直接烙熟,另一面则是依靠锅里的水蒸气蒸熟,所以,上等的海鲜菜饼子一面是脆而不硬的金红色,另一面则是软而不糯的金黄色!哈仙岛立峰客舍的海鲜菜饼子,成品之后的确有着过人之处。
馅食的好坏,一个很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皮薄馅大”,但由于菜饼子不同于其他馅食食品,它的面皮是以玉米面为原材料,众所周知,玉米面是没有粘性的,所以传统的做法是非常棘手的,面皮厚了吃起来影响口感,皮薄了,则会出现漏馅破碎的情况。
立峰客舍的海鲜菜饼子经过长期的实践改进,采用玉米面与其他面粉调和的方式,不仅将面皮的厚度大大降低,同时也提高了面皮的韧性,改善了玉米面皮的柴涩干松,保留了原有的米香味;尤其是菜饼子的底部,由于面皮的厚度降低,烙出来的底皮轻薄酥脆,同时也缩短了成熟时间。因此,面皮的好坏,对整个菜饼子的影响力绝对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包子有肉不在褶子上”,俗话说,东西再好,不是体现在外表上,而在于内在实料。虽说海鲜菜饼子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做,但用料不同手法不同,出来的味道肯定不同。
立峰海鲜菜饼子,由于采用的是最新鲜的油麦菜和鲜扇贝肉,首先是原材料的品质都属于上乘,油麦菜的菜鲜与扇贝肉的海鲜堪称绝配,二者的结合开创了味蕾世界的新纪元;油麦菜鲜脆清香可是傲视蔬菜界,扇贝肉的柔嫩鲜滑与其他海鲜相比又略胜一筹!
立峰客舍的海鲜菜饼子最叫绝的是,不仅是味道口感,而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竟然能吃出汤汁出来,这是我吃过众多菜饼子中绝无仅有的,尤其是刚刚出锅的时候,咬一口虽说不是灌汤包那样汤汁横流,但也是鲜汁润口,美味溢喉,颠覆了传统菜饼子的干硬难咽之印象。
为什么立峰海鲜菜饼子能有汤汁,原因就是在选材上的讲究,新鲜的油麦菜最大程度的保持住了水分,新鲜的扇贝肉则是原汁原汤的被吸入的菜馅里,经过高温蒸烀后,扇贝的汤汁与菜汁再度交融,不仅迸发出奇妙的味道,就连汤汁也被激发出来。
普通的菜饼子第一口是尝不出什么味道的,因为都是面皮太厚的原因。但立峰海鲜菜饼子咬下去的第一口,就能让你有细细品嚼的耐心。
面皮的米香与菜的清脆,扇贝的鲜嫩三者结合,经过舌齿的搅拌,那味道真是叫绝!
长海县海鲜菜饼子的渊源:
在过去,长海县每家每户都以打渔为生,家里的男劳动力都要摇船划橹出海作业,出海时家里的渔家嫂必须给准备好一天或几天的口粮,过去的条件比较差,没有冰箱保鲜设备,生活条件也艰苦,尤其是大夏天,为了不变质,所以所带的口粮基本以烙饼和饼子为主,但是光吃这些没有营养,也不愿意吃,于是有心灵手巧渔家女就在饼子的基础上结合了包子饺子的特点,将玉米饼子包上菜馅,于是把干巴巴的饼子做的有滋有味,这样一来,不仅这些出海的汉子喜欢吃,也吃的饱;再后来由于海岛上盛产海鲜,久居海岛的人可以说是“一顿无鲜,终日无欢”于是就把海鲜加入到饼子中,久而久之延续到现在就是现在的“海鲜菜饼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