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碧水、净土是每个人的期盼
延庆区上半年的水环境质量状况
平均水质均达到或优于考核标准
排名获全市第一
快随小编去看看是如何做到的吧!
根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和北京市水务局通报,延庆区年上半年地表水水质指数为3.93,全市最低,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全市第一。同比变化率为-2.8%,相比去年同期水质有所改善。
延庆区参与排名的共有1个国控和3个市控考核断面,年上半年平均水质均达到或优于考核标准,水质优良率达到%。其中谷家营(农场橡胶坝)国控断面平均水质为Ⅲ类,西帽山(滴水壶)、京张公路桥和新华营桥市级考核断面平均水质均为Ⅱ类。
上半年聚焦重点成绩显著
01
深化水环境治理
截至5月底,全区污水处理厂(站)污水处理量合计.3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92%。污泥处理量.2吨,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置。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实施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管理。
02
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
出动人次,对辖区内的水源地保护区开展实地巡查,对已掌握的问题点位开展“回头看”,巩固整改效果。
03
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5%。15个乡镇全部行政村生活垃圾均清运至区级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实现无害化处理。
04
开展水生态保护
编制完成延庆区年用水指标计划方案。1-5月,全区新水用量共计.4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99万立方米。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14条,治理面积平方公里;新增水源涵养林0.6万亩,目前已完成61%。
05
深化区域流域协作
与密云区、怀柔区、河北省承德市和张家口市生态环境部门共同印发实施《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年实施方案》,推进区域环境执法交流与合作。与毗邻张家口市怀来县、赤城县分别建立了水污染防治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06
全面落实河长制
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和“清四乱”专项行动。巡查发现河湖问题处,已完成整改处。整改率99%。
下半年接续奋斗再创佳绩
下半年,延庆区将重点从保障饮用水安全、做好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治理、加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完善水环境管理机制等方面推进各项任务落实,旨在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为国际一流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及“两山”基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TIPS:知识多一点,这些植物也能帮你辨别水质我们可能看不懂水质的检测数据,不知道那代表着什么。但我们能从感官上大致判断出,这水都臭了,颜色都黑了,那肯定属于污染严重。
所以小编今天来告诉大家看水里面长的东西,来判断水质是好还是坏。
水质好
代表一:桃母水花
桃花水母是一种原始低等的无脊椎动物,诞生于约15亿年前,比地球上已灭绝的恐龙古老得多,被称为生物进化的“活化石”,“水中的大熊猫”,是国家濒危野生动物,年被正式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极危生物”。“桃花水母”身体晶莹透明,在水中游动,状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其形状如桃花。桃花水母产于淡水中,居住人工湖,池塘、湖泊和河流。对水环境的要求极高,水质不能有任何污染,适宜其生存的水域必须无毒无害、洁净,且多呈酸性。每到暮春,桃花怒放时,它们就相继出现。在江苏树山村、陕西安康、山东博山、四川攀枝花、四川南溪等地出现过。代表二:海菜花
海菜花因为其对水质污染很敏感,一旦水质受到污染就不能生长,所以,人们又亲切地称它为“环保菜”,并被誉为净化水质的“试金石”。水质差(淡水)
代表一:水葫芦
水葫芦大家应该都见过,在农村的池塘里很常见。少量的水葫芦其实并无害,有些地方还利用它来治理黑臭河。但当水葫芦大面积爆发的时候就说明水质有问题了,水质差,它才会疯长。因为水葫芦十分喜肥,如果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葫芦就会泛滥成灾,并且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抑制或影响其他物种的生长。代表二:蓝藻
蓝藻的爆发也是因为水体富营养化。蓝藻是藻类中的一种,属浮游生物。大规模的蓝藻爆发会使水质严重恶化,水源恶臭、水质发黑,部分鱼类因缺氧而死亡。
在我国,滇池、巢湖、太湖等就发生过蓝藻事件。其中,太湖那一次导致市区水资源极大破坏并影响到了居民生活。太湖爆发的成因就是全湖水质处于富营养到重富营养的状态。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湖、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水质差(海洋)
代表一:夜光藻
当夜光藻出现的时候,会在海岸边形成一片奇异的蓝色荧光海域。它看起来十分浪漫,许多人会为了专门看它到海边拍照。但据海洋生物学家称,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海藻——夜光藻形成。虽然这种生物与海藻十分相似,但它实际上是单细胞生物,既有植物的特征,比如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也有动物的特征,比如能够移动,所以又俗称“夜光虫”。美国佐治亚大学海洋学家SamanthaJoye的研究表明,当地严重的农业污染使得海洋生物和当地水产受到影响,则产生了这种生物。这种夜光虫以浮游生物为食,但它也是一些较大生物的盘中餐。在一些氮磷富营养地区便会产生大量夜光虫和浮游生物,从而引发赤潮。与其他生物不同,夜光虫并不直接产生化学物质来伤害人体的神经系统。但会对海洋生物产生不利代表二:赤潮
赤潮是伴随着浮游生物的骤然大量增殖而直接或间接发生的现象。随着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沿海地区人口的增多,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其中相当一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海洋,导致近海、港湾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同时,由于沿海开发程度的增高和海水养殖业的扩大,也带来了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业自身污染问题;海运业的发展导致外来有害赤潮种类的引入;全球气候的变化也导致了赤潮的频繁发生。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亦是诱发赤潮的因素之一。
赤潮是一种世界性的公害,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赤潮发生都很频繁。赤潮的发生,破坏了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因此也破坏了海洋中的正常生产过程,从而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会分泌出粘液,粘在鱼、虾、贝等生物的鳃上,妨碍呼吸,导致窒息死亡。
水质关乎我们的生活点滴
惜水护水
是每个人的责任
别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来源:延庆区融媒体中心、科普中国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