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一些病人的荨麻疹会长期反复发作,超过六个周就可以称为慢性荨麻疹。谈到荨麻疹,食物通常被列为发病的诱因之一。出现荨麻疹后,许多患者会首先怀疑自己吃了某种食物从而导致的过敏,并进行食物过敏原测试。患者常常以为,找出自己对哪种食物过敏,在生活中注意避免食用或接触,自己的荨麻疹就会治愈。
成都平安皮肤专家指出:临床上,许多荨麻疹患者的食物过敏原IgE检查为阴性,但是患者报告的所谓“食物过敏”导致荨麻疹加重却很常见。这可能是由于一些食物含有大量的组胺,摄入后会出现不耐受现象,表现为过敏样症状,如:打喷嚏,脸红,头痛,腹泻,甚至呼吸短促。对此现象的解释是:CU患者摄入的组胺代谢紊乱,组胺的粘膜通过率增加。
因此,当进食某种食物后荨麻疹加重,食物IgE却是阴性,就要特别注意食物中是否富含有大量组胺了。
认识一下“组胺”
组胺是一种从体内肥大细胞释放的化学物质。如果体内的组胺水平过高,有些人会出现组胺不耐受,出现头痛、荨麻疹、面色潮红、打喷嚏、呼吸困难以及组织肿胀等症状。在JeeHeeSon等的研究中,患者在进行无组胺饮食4周后,荨麻疹症状明显改善,血液中组胺水平降低。其他研究也有类似发现,吃低组胺饮食的患者荨麻疹发病时的症状减轻。
这些低组胺饮食要牢记
主食:小麦制面食、藜麦、大米、绿豆、薏仁等
水果:苹果、梨、西瓜、哈密瓜、苦瓜等
蔬菜:芦笋、甜菜、柿子椒、西兰花、卷心菜、萝卜、胡萝卜、菜花、黄瓜、大蒜、生菜、甘薯、西葫芦、芜菁,海带、芝麻、南瓜、丝瓜、荸荠等
蛋白质:蛋黄、鲜肉、新鲜鱼类
食用油:橄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