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高岭酸
文/罗雯
在都安,能让人吞掉舌头的零嘴小食,高岭的酸食必排在第一位,那里是都安酸的源头,河池酸的故乡。我一直以为,吃酸食是女孩们的专利,满桌的大鱼大肉,总有一至两碟萝卜或木瓜酸摆在不太显眼的地方,与其他菜肴相比,它仿佛就是一位待字闺中的邻家少女,有一种怯怯的羞涩和淡淡的素雅,可是用来对付高岭大席上的那一块块巴掌般肥厚、五寸来长的黄金扣肉,那绝对绰绰有余了,真是四两拨千斤,杀伤力了得!
我们单位的瑜女士,心宽眉善,性格柔和,没想到竟是品酸中的高手。对食材多达十几种的高岭酸了如指掌,萝卜条、木瓜条、小萝卜(真有一种如脚拇指般大的小萝卜)、刀豆、蒜头、豆角、芒果、菠萝、青瓜、葛薯、包菜、荞头、沙梨等等,食材包罗万象,种类繁多。其中她认为最好吃的是萝卜片和木瓜条,但最有特色莫过于豆腐颗,在品食之前,油豆腐先在烤箱里烤半分钟这样,把附在里面的潮气烘干,然后在油豆腐颗上撕开一个小口,浸入准备好的酸水中(当然是高岭特制的酸水),辅以适当的辣椒、蒜头、胡椒等佐料进行发酵,静待几个小时或半天后便大功告成,实际油豆腐浸得亦久逾入味,盛在洁白的圆碟之上,用专门的竹签窜过挑起,嚼之,其豆香、辣味、酸汁在口腔里纵横流淌,豆腐颗软绵爽口,把饥渴的味蕾挑逗得如痴似醉,亦歌亦舞,酸辣两重天,让人欲罢不能!此乃高岭酸中的极品。假日悠闲,携着所爱之人,在高岭下的澄江河畔,掸掸凉衫便帽上的红尘往事,在风里听风,在花中赏花,在酸里品酸,那是何等的惬意!
谈起高岭酸的制作方法,我似乎感觉到那些制作高岭酸的作坊主们有点紧张。其实我只想拷贝一下高岭酸罗氏速成的制作过程罢了,虽然口感与真正的高岭酸比起来,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差距,但管中窥豹,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有必要给列位看官透露透露,以飨其好奇的心理。首先准备一个盛有5至10升容积的陶罐,形状口小颈细肚大的那种,利于密封发酵。为什么要用陶罐来制酸呢?因为制作陶罐的温度远远低于制作瓷器的温度,它还留有大地泥土的芳香,用它来制作高岭酸,最合适不过了,因为制作高岭酸的食材均生长于泥土之中,在发酵的过程里,相煎时不会太过于激烈。而瓷罐是泥土中的贵族,在烧制的过程中,已然发生了化学反应,仅仅是单纯的容器了,几乎与泥土的秉性毫无关系,用它来制作高岭酸,会缺少乡土的味道。
备好了陶罐,接下来张罗食材,还是以萝卜为例,萝卜好吃也好找,还原一轮高岭酸的制作过程以便加深印象。先将萝卜洗干净,大小粗细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准备一口锅烧水,水开后把萝卜片放进去焯一焯,但不要焯得太过,不然就软熟了,失却高岭酸脆爽的特点。用热水焯,主要目的就是把萝卜表面的真菌和青气去除掉,否则,酸食还没有制成,美味的萝卜片就让无孔不入的细菌兄捷足先登了。准备一小盆的凉开水,放入焯过的萝卜片,水没过即可,在凉开水中放些食用白醋,一直尝到有酸味即可,再放适量白糖和生切辣椒,倒入陶罐中封实发酵。此番系列操作务必背着油老板和盐伙计,锅、罐、砧板以及菜刀得冲涮干净,切记!这样过两到三天左右就可以开吃了。
如果,真有读者依照这样做酸,当然也可以,但那肯定不能以高岭酸来命名。正宗的高岭酸,其核心奥妙还是在酸水的制作上,须把清水煮开,放入一定比例的黄沙糖等原始材质搅拌融化,待温凉后倒入备好的大缸中,继续搅拌直至完全均匀,然后进行密封,每一个步骤都有讲究,程序有先有后,马虎不得,那是几百年来高岭人总结得来的制酸智慧。封缸后便把它搬到有一定恒温的房中进行无氧发酵,须耐心等待他三、五个月。有一天,走在房中突然感觉空气中有一缕若有若无的糖醋香味四处飘逸,那肯定就成了。如果是闻到令人不安的怪味或臭味,完了!那是糖多或者密封不好的缘故,可能被一群奢糖的菌类破坏了,得赶紧找地方倒掉。发酵好的高岭酸,色泽金黄透亮,醋香芬芳绵长。
据考证,酸食发明于北方的黄河流域一带,距今大约多年的周朝时期,《诗?小雅?信南山》云: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曾孙寿考,受天之祜。意思是田中种有萝卜(庐是通假字,实为“芦”,即为芦菔的意思,今天称之为萝卜),田边有瓜果蔬菜,削皮切块腌成酸食,用来祭祀祖先,后代方能长寿,并得上天的赐福。而都安的高岭酸源始于明代,分两步操作,先制酸水,然后才将萝卜等果蔬放入制成的酸水中进行第二次发酵而成。而不象其他地方一样,制酸食一步到位,南宁等白话方言一带,酸食也叫酸嘢,号称“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难过酸嘢摊”,当然也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了,咱们下回再论。高岭的酸水是一个不断循环的酿造过程,间接不断,投入萝卜、青瓜等食材腌制后并食之,其味清扬悠远,仿佛嚼咀的不是酸朗的小食,仿佛是一段长长的时光,即便有些模糊,但酸甜爽辣本来就是历史的原味。高岭酸食制作的初衷是什么呢,祭祖还是为了健康。我想还是为了满足身体健康的需要。在都安,用素食来祭祖如何说得过去?今天我们来谈高岭酸,只为了让更多的人来了解都安的风情和民俗,对最初制酸真相的追溯,倒变成其次了。
我以为,高岭女人虽然泼辣,但勤劳持家,一定都是酸味小食的制作能手,她们肯定早已发现此类食品能解离愁之苦,食之容颜常驻,人家本来就是一个温柔的姑娘,嫁于高岭或生于高岭,酸辣吃多了,性格也就变得泼辣了!高岭的男人,则四海为家,劳碌奔波,哪有闲心来研究此类既繁锁又不能解饿只能解谗的素食呢?装在玻璃罐中的高岭酸软香温玉,仿佛金屋藏娇:萝卜净比葱白、青瓜碧如翡翠、辣椒红若朱丹,当然还有其它食材,在此就不一一道来,其中浸泡食材的酸水则一律的表里澄澈,最大限度地还原了食材的本来面目,象我此等级别的吃货,即使瞄上一眼,也会忍不住就爱上了它,不自觉地口舌生津,垂涎三尺,千里万里也迫不及待地前往亲近它、欣赏它、品味它。
高岭酸真正成为商品,开始规模生产则是清代以后的事情,现在基本盛行全广西及其周边省市,堂而皇之地登上南宁万达茂核心店铺,在中山路美食一条街、建政路小食街都开有分店。据说,广州也有高岭酸的踪迹,虽无法佐证但也并非空穴来风。
在过往的岁月里,一碟高岭酸,尝之便有一股绵瓞不尽的思乡之情从心底里慢慢升腾,那汤粉、那海菜花、还有那美丽、勤劳和泼辣闻名的高岭女人,聚成一缕暖暖的思念,渐渐盈满心间。其特有的酸甜分子游离在味蕾的边沿,如沐秋月春阳,那是母亲的抚摸和叮咛;其豪放的清辣爽脆亦弥漫着人生的况味,远胜玉露金风,那是父亲的鞭策和鼓励。
当你“饿得不知吃什么,困得硬是睡不着”的时候,请来一碟正宗的高岭酸吧,这种故乡的味道不仅健胃消食,而且美容养颜,还会给你带去丝丝心灵的慰藉。这也许就是《诗经》里那句“曾孙寿考,受天之祜”最原始的解释了,以祭祀的名义来吃酸,人才能健康长寿,青春永驻。噢!请赐予我一坛美味的高岭酸,即便飞越千山万水,也只为在如锦似缎的澄江河边、浪涌波伏的海菜花影里期待与你再一次的重逢。
——————————————————罗雯,瑶族,广西都安下坳镇人,广西作协会员,河池市网络作协会员,曾于都安县委办任秘书,现供职于都安县委组织部。
都/安/文/旅
年·总第期
魅力瑶山·天下都安
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caihuaa.com/hchhy/5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