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洱海源头大地,漫山遍野的海菜花花开似海,星星点点的白花漂荡在水面上,随着清波舞动。水面下的花茎呈爪状,细长的绿色根枝直插深深的水底,与山峦、湿地、民房等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美丽壮观的“春景”图。借助有利的天气,不少农民已经在海菜田里采摘、除草、拔苗……
“海菜花,开白花,爱洗澡的小娃娃,清清水,不带泥,不带脏,洱源处处是我家……”这首童谣说明了洱源是海菜的主要产区。
“由于水好,不施任何肥料,海菜花鲜嫩营养,属于绿色食品,是当地人经常食用的一道名菜,也是游客餐桌上的首选。”作为海菜种植大户的洱源县右所镇松曲村村民李文全,以前一直在村里养鱼,收益不好,年他瞅准海菜种植这一商机后,向村民租地并改造成海菜田,扩大海菜种植规模。
“去年,每亩海菜纯收入达多元,而且供不应求,现在家里还种植海菜35亩。仅去年海菜种植纯收入就达20多万元,支付用工费13万多元。”说到这些,李文全开心地笑了起来。海菜在市场上深受群众青睐,海菜价格最高的时候是15元一斤,远销昆明、丽江、广东等省内外,成了农户增收致富的又一渠道。
“海菜种植投资小、易种植、见效快,当月种植、当月见效,一年四季均可采摘,拔除的海菜苗每亩也能卖元至元。”李文全算起收入账,一脸幸福。在松曲村像李文全一样依靠种植海菜致富的农户还有很多,大家靠海菜,实现了产业兴旺、致富增收的局面。
“海菜的生长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在种植过程中不追加任何化肥和农药,如果水质遭到污染,就会造成减产或灭产。所以,海菜绿色生态环保的种植环境和种植方式,再加上特殊的口感,使海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已有十多年海菜种植经验的李文全介绍。“村里家家户户种植海菜,多的四五十亩,少则一两亩。”目前,在洱源县东湖湿地周边的群众种植海菜的热情高涨,全县海菜种植面积多亩,总产量达吨,实现总产值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洱源实践”,积极发展市场前景好、绿色无污染的生态海菜种植,为洱源县找到了一条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经济相得益彰的道路。
文图
特约记者施新弟
编辑
马丽芳
审核
赵子忠
终审
施贵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