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正点财经》)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举办地昆明,主会场外不远处就是滇池。作为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当地政府为滇池引入闭合生态屏障的综合治理措施,给物种的“回归”和栖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记者刘文杰:来到宝丰湿地,这片亩的水稻田,是滇池周边54个湿地当中,唯一一个种植水稻的湿地。滇池湿地建设,还要兼顾文化元素,这些金灿灿的水稻,不仅是滇池农耕文化的展示,也成为湿地里的一道靓丽景观。
这里有蔷薇科植物群落、水杉植物群落、滇池原生海菜花群落等十二个植物群落个种类。漂浮在水面上的海菜花,只在水质特别好的区域才能成活、生长。可以说,它也是见证滇池水质改善的一个风向标。
湿地的建成,为动物们提供了草灌丛和林带等适宜它们的环境,苍鹭、家燕、骨顶鸡等十多种鸟类也在这里安家落户。除此之外,滇池金线鲃、昆明裂腹鱼等多种曾经一度消失的鱼类,现在也在滇池重新出现。在宝丰湿地,专门设立了一个鱼类展示区,在这里可以近距离观察。
湿地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净化水质,改善区域环境。在滇池湿地里,种植的水杉、香蒲、紫叶象草等植物,都对水体净化有一定的作用。同时,这些湿地按照自然植被分布特点进行配置,在保持原有植被基础上,乔、灌、草多层协调优化,这样也对维护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生物链起到很好的作用。
这些湿地建设的背后,其实还有当地政府采取的很多措施。比如在滇池保护区范围内,实施的“四退三还”工程,仅退出的人员,就有30人,拆迁的房子面积达到了万平方米。如今,滇池边已经建成湖滨生态湿地5.4万亩,整个滇池,现在已经被湖滨生态带环绕了起来。而通过湿地建设,环滇池湿地植被覆盖率从7年的13.1%提升到现在的81%。闭合湖滨生态带的形成,为滇池构建了一道生态屏障,给物种的“回归”和栖息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在滇池消失多年的一些鸟类、鱼类又重新出现,植物物种从种增加到种,滇池周边鸟类也有明显增加,有记录的鸟类已经达到种,可以说,滇池湿地以不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已经做好了迎接大会开幕的准备。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龚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