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冷清了一段时间的菜市场恢复了往常的热闹场景。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个别产地的几种蔬菜今年却早早的遭遇了滞销困境。
1
安徽合肥大圩镇:上海青
2月9日,媒体报道了安徽合肥大圩镇上海青滞销的新闻。来自安徽蚌埠和霍邱的十几户人家在此栽种了多亩上海青。他们都是亲戚或老乡,一家带一家的来合肥种菜,原以为过年期间能卖上好价钱,没想到一毛一斤也没人收。有的菜农还在苦苦坚持,也有菜农直接让菜烂在地里。
很多菜农不是第一年来这里包地种菜,去年上海青能卖到50块钱一包(30斤),而今年5块钱一包与都没人要。有农户甚至表示,只要有人来地里砍,不要钱都行。
据大圩镇党委委员姜晓飞介绍,整个大圩蔬菜的种植面积大概在一万亩左右,其中大棚蔬菜四千多亩,这次滞销的主要以大棚蔬菜的叶类菜上海青为主。至于为什么会出现滞销?姜晓飞分析:一个是天气,春节之后气温比较高,蔬菜大面积上市,供大于求,另一个原因也是春节期间供需量减少,加上合肥整个叶类菜品种单一。去年叶类菜的价格非常高,去年12月份叶类菜的批发价格都在3块多一斤,农户心理预期比较高,所以大面积的种植。
??有购买需要的朋友,可以和菜农杨师傅联系()。
2
河南新野县:大葱
2月15日,《南阳晚报》报道了河南新野县优质铁杆大葱喜获丰收,却无人问津的新闻。
记者从新野县蔬菜办了解到,今年新野种植大葱四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樊集乡、沙堰镇、城郊乡等乡镇。就产量来讲,一亩地产量高的一万多斤,低的也有六七千斤,目前还有一万亩大葱无人问津。
樊集乡骆庄村的曹敬先有着8年的大葱种植经验,一家人依靠种植大葱过上了殷实的生活。年春节,大葱的出地价格一度高达每斤3元以上,依靠13亩的大葱,老曹收入了近20万元。尝到了种植大葱的甜头,年秋季,老曹又租了几亩地,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7亩。然而就在今年2月16日,大葱的地头价却跌至每斤1毛5。面对这样的价格,老曹不禁有些沮丧。
据了解,从年11月份以来,大葱陆续成熟,进入销售季节,去年12月下旬至今年1月10日,价格上涨,地头价一度达到每斤9毛,1月10日至春节前后,跌至每斤4毛,之后价格一路下滑。至目前,该县大葱已销售约70%左右。大葱的销售季节将持续到清明前后。
大葱价格犹如坐上了“过山车”,这对种植大葱的菜农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年,大葱供过于求,一度滞销甚至毁于田间,年大葱价格上涨,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仅新野县就新增了一万亩大葱。
对于此次大葱价格的下跌,新野县农业局副局长王清鹏表示,这是气候、市场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按常规年份山东等地的大葱进入12月下旬后已不能持续生长上市,但今年因暖冬的原因,与我县的大葱上市期形成了叠加,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另外,全国各类蔬菜进入11月份后供应量增加,价格持续回落,致使蔬菜经销商的利润空间缩小,经销商营销蔬菜积极性降低,市场流通缺乏原动力。”王清鹏说,“另外受去年大葱价格高涨影响,今年全县大葱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30%,这也是大葱销售不畅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目前新野县已采取了多种措施,替菜农排忧解难。该县通过媒体和电商平台,宣传推介新野蔬菜产品,为市场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寻求客户,扩大销路。全县已动员蔬菜销售企业、蔬菜专业合作社、经纪人及有关乡镇、街道办事处,发挥各自的优势,动用一切力量找市场、找客户。动员现有蔬菜储存、加工企业开足马力进行蔬菜收购与加工,尽最大努力消化产地蔬菜。
记者采访时,樊集乡党委副书记罗金梅正在田间地头,给群众分析大葱产销形势,帮助菜农理性应对当前的困境,尽量把准市场脉搏,找准时机及时销售。
??有需要购买大葱的可以联系:樊集乡骆庄村种葱大户曹敬先:、沙堰镇贺庄村种葱大户韩义丰:、樊集乡刘庄村种葱大户刘基傲:
3
湖北潜江王场镇大白菜
2月14日,某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caihuaa.com/hchwh/9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