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同光
刚入初冬,还不是太冷。趁着晴好天气,在太阳光下,乘着微风,分享着苏北人民创造的安定和谐的社会成果,携妻带子回故乡。说是携妻带子,实际上是孩子们带着我们去的,他们开着车,他们牵着我和老伴的手,几乎是亦步亦趋地扶持着我们。老了,我的沧桑岁月,我的故乡,我和四个子女的出生地。泪水啊,你先慢些流吧,让我以清晰的目光,记下这今后不会多有的经历,让几十年的沧桑岁月静静地在灵魂深处流过。我和孩子们商量,趁我们还可以,凑“十月一”给先人们送纸钱的机会,我们再一起回一次老家吧,孩子们一致同意。我们夫妻俩带着四个孩子回老家,这已是多年不曾有过的了,还是分田到户的年月,妻子在家种着11亩责任田,每逢放麦假和放秋假,我总要带着孩子们回家帮忙。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我的小儿子都已52岁了。孩子们们为养家糊口,为社会在尽着自己的责任,整天忙得不亦说乎,哪有时间集体回家?这次不光四个孩子一个不缺,还带着一婿半子,更增添了光彩。我们从单县吃过早饭,分乘两辆车出发。在沛县吃的午饭,这是本家邻墙的孙子招待的,他在沛县做餐饮。本家的两个弟弟和一个侄子,专门从50里之外的老家当天赶往县城,和我们共进午餐,他们也是六七十岁的人了。下午,在夕阳的光辉里,我们回到了老家。孩子们的手机不想放弃这次记载的机会,就尽情地拍摄。堆满残砖烂瓦、杂草丛生的门楼,已成了我们曾经辉煌过的八口之家唯一的印记。我们站在它的怀抱里,留下岁月在我们脸上做的记号,以及那清晰的和不十分清晰的历史的记忆。我身边的晚辈们也已满头白发,而且走路趔趄了,还有两位身上已显示出残疾,病魔缠身了。这该诅咒的带走我们美好岁月的时光!在今年清明节回老家时,我曾经感慨在自己的老家竟做起客人来而写过一首诗。诗里写道:“麦苗青青菜花黄,栉比楼房泛亮光。玩伴不知何处去?家乡做客意茫茫。”那时为在自己的老家做客而迷茫、失意,自己在家本来是主人,怎么倒成了客人呢!这次更惨,竟在寻找老家时迷了路,指挥着开车的孩子把车开到了我村的最东头,跑到我家的东北角有米的地方了,只好下车找向导。刚打开车门,本家三侄子竟出现在眼前,在他的引导下才找到我的家,你看笑人不笑人?岁月在进行着马拉松,它是不会等人的,尽管门前的榆树的年轮一圈一圈地增加,皱纹一道道爬上人的面颊,它也毫不可怜、毫不同情,还是以它不紧不慢的节奏,一路向前!灵魂深处,沧桑着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的印痕,清晰的,模糊的,像水中的涟漪,一圈大过一圈……这次尽管我们到沛县,去敬安,下徐州,都是去也匆匆,来也匆匆,见邻居时话拣要紧的说,饭找简单的吃,都是为了节省时间在老家多停一会儿,借送纸钱给先人们隔着土堆对对话,和亲邻们啦啦家常。我的先人们在这片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他们洒下的血汗喂养了棵棵禾苗,助他们完成了传宗接代的责任,才有了如今人丁的增加,家族的兴旺。尽管我的先人们早已在这片土地上安息,但他们把做人的根本,农家人的质朴,为人处世之道,成人后应有的初心传给了我们,至今还在我们的血液了流淌,他们的子孙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我儿时的东邻玩伴也八十有三了,如今在徐州的一处庭院和老伴儿一起养老,子孝孙贤,家庭和睦,其乐融融,他的女儿小霞在饭店定了桌,招待我们。岁月在他身上游动的结果更明显,帕金森症支配着他的双手一刻也不停的摆动,看着心里替他难受;尽管“三条腿”走路,也是一走三晃了。想起我们磨偏毛的岁月,尽管有时饿着肚皮,欢乐常使我们一同露着豁牙;难过时共同大放悲声,不一时却又破涕为笑;打架时像被惹怒的公鸡,一会儿就变成亲昵不够的玩犬。怎么这么快就老态龙钟了呢?只好把罪责归咎于时钟吧?谁让它走得这么匆匆呢?过去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就算现代人的寿命延长了,但又有谁能摽得过沧桑的岁月呢?经打听,长辈们不用说了,比我小好多的乡亲也已去天堂安息了,但我还健康地活着,就够使人欣慰的了!还想什么?这就是成就,这就是骄人的资本。现在不光吃喝正常,还能走亲访友,在孩子们的帮助下走南闯北,亲昵祖国的大好河山;还能从电脑里敲击出首首诗歌、篇篇小文,发表在网上和纸上,吸引人的眼球,赚取人家的眼泪,就够令人满足、值得自豪了!站在生出我和四个儿女的这片土地上,我浮想联翩,思绪滚滚。我为能为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做过有益的大事小事而欣慰;我抚养的四个孩子,能为社会出力、做过贡献,没危害过、拖累过这片土地,我也感到知足了!在分别这块土地的四五十年之后,能和他们的母亲一起,六个亲人再次一起呼吸这里的新鲜空气、再次共闻老庭院里的花香、再次看着秋叶从院里的树上随风飘飘落下,就够幸福的了!孩子们请记住这美好的一天:庚子年九月二十七、公历年11月12日、星期四,这秋阳暖照、秋光旖旎的日子——我们生命中有纪念意义的一天!是故乡的水土把我们养大,是老人和亲邻们教会我们如何做人,不忘故土,不忘亲邻,做对得起故乡的子民,是我们的终生愿望!再见,我昼思梦想的半楼!再见,我可爱的故乡!年11月14日
王同光,省、市作家协会会员,省散文学会会员,单县作家协会理事。有《美意延年》等五部散文集面世。1、本平台纯公益性质,已经开通原创保护,留言和赞赏功能,所有来稿必须原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体裁不限:散文,小说,新旧体诗歌,时评,摄影等均可。本平台原创作品,如有转载需注明出处。
2、来稿请用文档或纯文本格式,并附上个人简历(字以内)及照片一张。稿件请勿一稿多投,作品一旦选用,将择优刊发在大型文学纸刊《湖西作家》上。3、稿酬由读者来定,超过十元赞赏按三七分,作者及朗诵者为七,三作为平台运作,不愿打赏请注明,稿酬以红包形式七天后发放,没赞赏就没稿酬,敬请周知。4、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