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情感的碰撞,造就有温度的科学!绿色植物相信是大家都非常喜欢的,有的是能够开出美丽的花朵,留下一片芬芳;有的是能够绿叶丛生,热热闹闹地挤进你的眼球。但,我们所欣赏的基本都是植物的外在美,它的根却很少有人提及。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通常被埋藏在地下,是一个十足的“隐士”,但它的作用可是非同一般。怎么个不一般呢?与人的器官相比较的话,根有点像脚,又有点像人的消化吸收系统(嘴、胃、肠等)。像脚,因为植物的根深深扎在土壤之中,固定地上部分,手拉住手一块抵御大自然的风吹雨淋而不倒。光秃秃的山很容易发生泥石流或者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就是由于土壤砂石之间没有有效的固定,一旦下起大雨,这些土块砂石就开始肆无忌惮的奔跑,完全成了野孩子,但却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山上多种树,利用庞大的根系,在固定自身的同时将周围的泥土也紧紧地揽入怀中,就像蜘蛛网捕获猎物一样,砂石被根系固定,遇到大雨也不能再放肆了。像消化吸收系统,因为根需要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供植物生长发育。大家都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主要说的是叶片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质(比如糖),供植物自身还有动物们生存需要。但这些光鲜亮丽的背后是跟默默地付出,因为叶片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合成叶片重要内容物(如光合色素)的营养物质都是来自于根的孜孜不倦地吸收。所以对一株植物来说,根是一个无私的模范,只讲奉献,不求赞美。人的伟大在于对世界认真细致的研究,虽然根被埋没在土壤之下,鲜有赞美,但人们的内心却都对它充满了敬意。以至于很多的意向都是来源于根,而且意义深远!让我们由此根拓展到彼根,再次感受一下根的力量!1.根性是存在于佛学中的一个词,意思是人们做事时会存在妄想与执念,会对阻碍你的自性,使得自性昏暗模糊,从而停留在某一个高度,迟迟不前,难以突破。佛学大师根据人们根性的不同,将根性分为五大类:上上根、上根、中根、下根、和下下根,不同根性的人其对于佛学的领悟和认同依次递减。虽然人为地界定了根性的不同,但众生皆有佛缘,不过有些人的缘分未到罢了。就像雨水降落打在不同的植物上,有参天的树木、有含苞待放的花朵、也有随风摇动的小草……雨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滋养的对象不同,结果就会有很大的差异:树木更加的高大、花儿即将开放、小草多了两片新叶……所以万事万物对于一件事物的根性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认识,最终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2.家乡的思念。《根》(Roots)是一部改编自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利所写的同名小说的迷你电视连续剧,反应了一个黑人家庭跨越六代人被奴隶贩子从非洲粗暴的诱拐到美洲并被一次次像商品一样贩卖、经历无数次屈辱的经历。影视从小事说起,以小见大,感人至深,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引起了广泛的好评和思考。除了对于自由和平等的向往之外,更多的反应了主人公对非洲家园的向往,那才是他们真正的家园,是他们的根!“叶落归根”讲的应该就是他们的心情吧,在我们古老悠久的中国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陆游的寻根之旅,经历了人世间的浮浮沉沉,但故乡的田园却是终究难以忘怀的梦;张学良将军在祖国危难之时不惜个人安危,联合发动“西安事变”,促使蒋政策的改变,一致抗日,但随后被蒋软禁在台湾,从此再没有回过祖国,尤其是那边黑土地,寻根也许是一个不断萦绕在脑海而不得实现的梦!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交通的便利让很多的人走出了家门,去更广阔的世界看看和工作,每天面对的是拥堵、是喧嚣,偶尔能出去旅游,见识山川秀美,放松神经,忘却忧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对家和家人的思念想必也会与日俱增,这就是“根”的力量。年猪年马上就要成为历史的一页被翻过去,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年你是否有自己的计划和未解的迷茫?不管未来如何,当你踏上家乡的热土之时,忘却昨天是最好的选择,享受家庭的温暖,享受父母长辈的关怀,享受小时候美好的回忆……享受“根”的力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caihuaa.com/hchpf/12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