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被的调查研究方面,我们单位老一辈的专家是很厉害的,其中莫新礼参与编写了《中国植被》《广西植被》《广西森林》《广西植物志》等巨著。然而,我们参加工作的时候,老专家们都已退休或者去世。因此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得到老一辈的言传身教,完全是“纯野生”状态,自己调查,自己琢磨。我们不是最专业,但是我们很努力,从没有停止过跋山涉水,从没有惧怕过风餐露宿,从没有放弃过探索未知的世界。不知不觉,从事植物与植被野外调查工作已16载,年轻的“攻城狮”足迹几乎遍及八桂大地。
最近,我第一次系统整理了我们这个年轻团队10多年来拍摄的广西各地植被的影像资料,居然有多张。从这些影像中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多幅照片,整理了一个名为《广西植被概览》的课件,并在院内分享。
这些影像资料,足以反映广西植被的丰富多彩。我们辛辛苦苦做调查,正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广西植被的状况并参与到天然植被的保护当中,若是仅仅作为私人财产收藏于电脑之中,就失去其应有的价值。所以,这些以专业视角拍摄并解读的影像,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和了解。
一、关于植被
植被,就是覆盖在一个地区的所有植物群落,包括森林、灌丛、草丛、沼泽,也包括农田、果园,还包括生长水中的各种湿地植物群落。
植被有什么用?如果没有植被,这个世界会怎样?首先,地球上不会有氧气;其次,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野生动物都没有食物;再次……不需要再次了,因为没有了前面两样,其他的也无从谈起。
经常有人问,植物和植被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两个不同但息息相关的概念,举例说明如上图。
二、广西植被的地理分布特点
——这些内容有些专业,不喜欢的直接往后看图片吧。
(一)植被分区
在植被分区上,广西从南到北分为3个带:北热带,分布着季雨林及其垂直系列;南亚热带,分布着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垂直系列;中亚热带,分布着典型常绿阔叶林及其垂直系列。在气候区划方面,是不认为广西存在北热带的,甚至有些研究植被的专业人士也不承认广西有热带植被。不过,这些都不重要,这些是学术问题,有争论是正常的。
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典型常绿阔叶林,其实都是由阔叶树种组成的森林,但是它们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产物。从外貌上看,季雨林最不整齐,常有高大的林木突出于林冠之上;典型常绿阔叶林最为整齐,树冠基本连续,呈馒头状或半球形;季风常绿阔叶林则介于两者之间。从组成群落的植物来看,季雨林中的物种,大部分是主产于热带的物种,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典型常绿阔叶林中的热带物种逐渐减少。
此外,广西的南部濒临北部湾,沿海地区的浅海环境孕育了与陆地迥异的植被类型,主要是红树林和盐水沼泽。
(二)海岛和海岸带
广西的大陆海岸线长达公里,分布于防城港、钦州、北海三市的南部,北部湾上还有涠洲岛和斜阳岛两个较大的岛屿。
涠洲岛是一座年轻的火山岛
涠洲岛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森林覆盖率仅11%,主要的森林是木麻黄人工林
在没有耕作价值的区域,主要是银合欢灌丛和仙人掌灌丛
一些低洼的撂荒耕地,已经自然演替为草本沼泽
在海岸潮间带(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分布着一类由红树和半红树植物组成的植物群落——红树林,主要出现在河口淤泥或泥沙底质的区域。
河口水域还有短叶茳芏、咸水芦苇组成的潮间盐水沼泽。
高潮线附近,还分布着露兜树、鬣刺、厚藤等为优势的等沙生植被。
高潮线之上,已经分布着众多村庄和虾塘。村庄附近,偶尔会有些“风水林”,或称为社山。
过去数十年,为了抵抗台风,海岸带营造了很多木麻黄人工林。
(三)北热带
广西的北热带,北界大致起于滇桂交界处的剥隘河,沿着右江河谷到南宁附近,向东南方向沿着横县、玉林一线到容县的天堂山,包括桂西南、桂南和桂东南的部分地区,地带性植被为北热带季雨林。在较高的山地,还分布有山地常绿阔叶林(类似于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典型常绿阔叶林)、山顶(山脊)矮林,次生性质的有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
和典型的赤道热带雨林不同,广西的热带地区已经是热带的北缘,称为北热带,雨量和年均温都符合热带雨林的发育条件,但是由于“湘桂走廊”的存在,在冬季,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直达北部湾沿海,出现5℃以下的低温,甚至出现霜冻,限制了典型热带树种的发育。此外,广西热带地区的降雨还存在分配不均的情况,有较明显的旱季,这种气候条件下发育的热带森林被称为北热带季雨林,也有些专著使用季节性雨林的概念。
北海市铁山港区的一片风水林,高大的见血封喉(又叫箭毒木)鹤立鸡群,这是热带森林的普遍现象。——见血封喉是典型的热带树种,从赤道热带地区一直分布到广西南部。
北海,村庄附近的见血封喉古树(树干直径1.4m,高25m)
防城,低地上保留的高大热带树种:乌榄、橄榄、黄金柿。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广西,由于人多地少,平原地区大多已开发,因此低地雨林已经不复存在。然而,我们仍然能够从现存的零星片林或村庄周边的巨大乔木想象过去分布于此的原始热带森林的原貌。
十万大山,是广西热量最丰富的山地,分布着面积最大的季雨林。
十万大山的低海拔沟谷区域,分布着广西面积最大的以龙脑香科植物为主的季雨林(有些专著称为沟谷雨林或季节雨林)。
广西的西南部,喀斯特地貌广布,被称为桂西南石灰岩地区,大部分属于北热带。这一区域的原生性植被是北热带石灰岩季雨林,以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最具代表性,大新下雷、那坡老虎跳等地也有一些原生性森林,最广布的是以蚬木为优势的类型。典型热带森林中的主要类群是龙脑香科植物,印度尼西亚有多种,但广西只有3种,其中望天树和广西青梅分布于桂西南地区,但是以它们为优势的森林已经十分罕见。
位于弄岗自然保护区的这株蚬木,板根之上的直径达3米,树高50多米,材积约立方米,是广西现存最大的一株蚬木。
蚬木,是广西最硬的树种,著名的龙州砧板的原材料。年后,蚬木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已经禁止采伐。
大新县,下雷自然保护区内的蚬木林
那坡县,老虎跳自然保护区内的原生性蚬木林
那坡境内分布有海拔超过m的石灰岩石山,其上发育着含有相当多热带成分的石灰岩石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在桂西南的西部,为六诏山东南段,最高海拔超过m,这一区域尚有一些热带山地分布的常绿阔叶林。
北热带的河岸,还常常出现一类以水翁蒲桃为优势的河岸季雨林,如大新黑水河、隆安绿水河。
(四)南亚热带
广西的南亚热带,南界为北热带的北界,北界起点在天峨附近,经南丹、河池、柳州、大瑶山中部、大桂山至苍梧。地带性植被为季风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的升高,还出现山地常绿阔叶林(典型常绿阔叶林)、山顶(山脊)矮林、次生性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由于从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森林植被也存在一些相应的变化。而在石灰岩地区,还分布有石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局部有石灰岩季雨林。
位于容县的天堂山,最高海拔多m,处于南亚热带与北热带的过渡地带,低海拔区域原本分布着相当多带有热带性质的森林,如格木林、紫荆木林,但是大多已遭破坏。较高海拔的山地,则分布有带有热带成分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是为季风常绿阔叶林。
大容山,地跨北流、容县、兴业、桂平,是南流江的发源地。主要植被类型有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顶(山脊)矮林。
大明山为广西弧形山脉西翼的南段,是桂中南最高的山地,最高峰龙头山海拔m,其南坡的沟谷尚有一些以格木为优势的季雨林。
以黄果厚壳桂、公孙锥为优势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原本的其基带的原生性植被,但大多已遭破坏。
大明山的植被垂直带普十分明显,基带部分除了少量的季风常绿阔叶林,m以下大多为马尾松人工林,往上则依次分布有山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山顶(山脊)矮林。
大明山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是其精华所在。
位于广西西部的岑王老山,最高海拔m,被称为桂西屋脊,为广西第四高峰。这一区域的基带植被也所剩无几,精华区域是海拔m以上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和海拔1m以上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隆林金钟山一带,尚有较大面积山地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林。
以铁坚油杉、江南油杉、细叶云南松以及栓皮栎、麻栎等组成的次生针阔混交林也是桂西北山原地区的常见植被。
以白栎为优势的落叶阔叶林。
南亚热带也分布有面积广大的喀斯特地貌,其南部区域仍有一些主要见于北热带的森林类型,如蚬木林和望天树林,而大多为石灰岩石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以乐业、凤山为中心的桂西北石灰岩地区,分布有数量庞大的世界级天坑群。大石围天坑的森林主要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悬崖峭壁上,还分布有大明山松和短叶黄杉等种组成的针叶林。
位于都安境内的澄江河,发育着广西最为完整、类型最为丰富的沉水植被,有海菜花、竹叶眼子菜、狐尾藻、广西隐棒花等20多个类型。
都安澄江的海菜花群落。
(五)中亚热带
南亚热带以北的区域,为中亚热带,包括河池、柳州、来宾、贺州、梧州的北部及桂林全境。这一区域的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山地上还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山顶(山脊)矮林。
大瑶山为广西弧形山脉东翼的南段,为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北坡主要分布着典型常绿阔叶林及其垂直系列。大瑶山砂岩峰丛地貌广布,景观颇具特色,类似于张家界。
以荷木、桂南木莲为优势的典型常绿阔叶林是大瑶山的优势植被类型。
大瑶山是广西裸子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海拔m以上的区域,还常常分布有铁杉、长苞铁杉、福建柏等针叶树种参与建群的针阔混交林。
大瑶山海拔1m以上的山顶和山脊,分布有较大面积的山顶(山脊)矮林。
架桥岭为广西弧形山脉东翼的北段,地跨鹿寨、荔浦、永福、阳朔两市四县,分布有大面积的典型常绿阔叶林。
贺州姑婆山,海拔m,沟谷地带仍有少量季风常绿阔叶林,往上主要是典型常绿阔叶林。
元宝山海拔m,为广西第三高峰。海拔m以下区域的天然植被大多都是破坏过的,精华区域在1m以上区域,分布有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是广西特有植物元宝山冷杉的唯一分布地。
元宝山,含有水青冈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猫儿山南坡,广植毛竹。
猫儿山分布有大面积的典型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猫儿山海拔1m以上地带分布有铁杉林。
猫儿山约m的局部区域,由于排水不畅,形成类似森林沼泽的植被。
华南之巅猫儿山,海拔m。
越城岭,“五岭”之一。真宝顶(m)附近,森林破坏严重,覆盖着大面积草丛。
全州天湖,周边亦是大面积的草丛。
以上是广西植被概览的第一部分——总览。
随后,我们还会继续推出:第二部分——海岛与海岸带,第三部分——北热带,第四部分——南亚热带,第五部分——中亚热带。敬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caihuaa.com/hchjz/4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