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海外寻求长生不老丹到如今广西巴马长寿村人满为患,表明从古到今,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期盼从未停止。寿山福海、龟年鹤寿等词语都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景。今天是九九重阳节,小葵花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咱们遵化有名的长寿村—宫里村!
宫里村远景
早就听说,在宫里村长寿者比比皆是。甚至有一家出了三位老寿星,一位百岁老奶奶,和九旬侄子、侄媳妇在一起生活,老人们自己种菜、做饭,完全不是人们印象中百岁老人卧床不起的形象,我很好奇,近日终于有机会走进老寿星的家中去一探究竟!岁的李长文老人与92岁的侄媳妇张慕娴摄影:陈树举
走进老寿星家中,老人们正在炕上聊天,听说来客人了,都十分高兴,走下来迎接我们,老奶奶叫李长文,属虎岁,侄子李维泽属猪95岁,侄媳属虎92岁,三位老人精神很好,丝毫看不出实际年龄的模样,让随行人员都啧啧称奇。李长文老人和我们一一握手
李长文老奶奶性格开朗,当看我拿相机比划来比划去,就是不见闪光,见过世面的她主动要求拍照,看闪光灯亮了,她才笑呵呵地说:“照上了!"看我闪光灯闪个不停,“咋一劲儿照啊?给我洗出来两张啊!”摄影:陈树举老奶奶听错了我夸她利落,以为是让她“立着”,便“很配合地“立着”说道“拍吧!",老奶奶小脚,扎着裤腿,留着那个时代的印迹……老人的晚辈介绍说,“这几年,常来领导看姑奶,唐山市领导也来,很多人到这里都给她拍照,她就爱照相……。”老奶奶还尽地主之谊,伸出手来:“我还没和你们握手呢!",然后握手,“领导们来了,总和她握手……"老人家对于我们的到来,显得很高兴。
老人的晚辈指着炕上的旧被褥说,“姑奶很俭朴,政府给的新被褥放在柜子里不铺盖,就用旧的,又很爱干净,每天把家具都擦一遍",我们看了看屋内家具摆设确实很干净……95岁的李伟泽老人不善言谈,但仍热情好客。
交谈中,李长文老人总是说“现在人的日子真是好,天天吃大米白面,共产党的政策好哇”。通过了解得知,原来,这三位老人都是共产党员,李长文老人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曾在村妇救会工作,曾为国家和集体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老人们知足常乐,从不向党和政府提个人要求,安于平淡,日子过得简单而满足。老人们将玻璃窗擦拭的干干净净。
老人们自己经营的菜园,整洁有序。
三位老人身体都一直非常硬朗,很少用药,平日里会在院子里散散步,晒晒太阳,今年95岁的李伟泽老人负责为两位老人做饭,我们看到,院子里的园圃在老人的打理下,干净而整洁。散步仍是岁李子文老人最爱的活动
为了不打扰老人们休息,我们起身告别,老奶奶又和我们热情握了手,并向外送我们离开,到了院外街上,李伟泽老人出现在了门口,眼望着我们,和我们告别!虽然已走远,老人仍执意要送送我们。
据村干部介绍,该村总人口余人,有百岁以上老人1位,90周岁以上老人5位,80周岁以上的老人更是多达71位。查阅相关资料获悉,该村百岁老人占人口比例远远高于国际卫生组织十万分之七的标准,80岁以上老人占全村总人数比例是世界卫生组织标准(1.4%)的2倍。难怪被人们称作长寿村。那么,究竟有什么奥秘,使得这里的人如此健康长寿呢?
奇特的地下水资源
在该村流传着一句关于水的顺口溜“宫里村外,水儿苦,村民活到99”,据传,宫里村内地下水与东北部的圣水泉一脉相承,村外的水是苦的,但是村子里的却水质甘美、绵软,尤其是近年来,村委会为村民们家家通上了自来水,村民们喝上了深层地下水,水质更加洁净甘冽,老百姓的身体能不好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圣泉寺的水澄净、安和、除患、增益令人称奇,据传是唐王李世民东征时期,引用过这里的水,因而赐名“圣泉”。如今,人们将圣水放入冰箱中零度不结冰,结冰后成立茬状,久放不分层。用此水泡茶,能使茶的色、香、味、形得到最大的发挥。
据化验,圣水因经过山岩砂石过滤富含二氧化碳和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PH值为7.,属弱碱性水质,软硬适中。圣泉寺周围方圆十里没有任何污染。据当地百姓传说,此水还有治癌的功效,直至今日,北京、天津、东北到这里接水的人仍络绎不绝,常年不断。
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宫里村周边植被密布,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周围没有工业污染,是一个充满负氧离子的天然氧吧。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干净的土壤,从饮、食,到呼吸,没有多余的东西,就没有对身体不必要的伤害。看来,时下流行的田园式养老,真的不无道理!
同时,该村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蘑菇大棚种植,当地人依靠产业发家致富,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远离了城市的拥挤浮躁,在这个与世无争的小村庄,人们安居乐业,心态淡泊。心情好了,自然身体也就好了。
健康的饮食习惯长寿的因素有很多,但是饮食的作用至关重要,无一例外,宫里村里的长寿老人们普遍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他们饮食清淡,主食以大米、小米等谷物为主,再搭配玉米等粗粮,既营养丰富又助于消化吸收。
摄影:陈树举
刘备寨林果资源丰富,拥有核桃种植面积亩;蘑菇棚个,产量达万公斤;有产果枣树20余万棵,每年产脆枣和干枣达25万斤,是远近闻名的瓜果之乡。众所周知,核桃被誉为“万岁子”,民间也有“日食三枣,长身不老”的谚语,当地村民每天食用这些绿色有机食品,使得身体更加健康。
敬老爱老传统当地拥有良好的尊老敬老传统,村民对于村内长寿者众多感到十分骄傲,每逢过年过节,村委会会对尊老爱老家庭进行表彰,倡导尊老文明新风;当地政府定期组织人员慰问看望长寿老人,给与老人们更多的人文关怀,让老人安度晚年,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良好风尚在当地蔚然成风。
部分资料来源:陈树举
撰稿:张旭
责任编辑:张旭
总编:洪樱方
新闻—
投稿邮箱:zhkhdd
.